資料來源:食品安全辦公室(食安報馬仔)

安全蛋品新選擇

日期:112-01-19資料來源:食品安全辦公室

在臺灣,於111年以前,有規範的可食用家禽及其蛋品有雞、鴨、鵝、火雞及鴕鳥,只不過礙於生理產蛋頻率、飼養成本及市場需求導向等因素下,鵝、火雞及鴕鳥蛋及其加工品能見度低,甚至鴕鳥蛋因蛋殼面積大且質地厚實,主要做成刻畫藝術品供展示於或作為紀念品等用途。

不過,大家是否有注意到 ? 除了雞、鴨蛋品較為普遍可供選擇與食用外,在坊間隨處可見於滷味、火鍋、淡水鐵蛋、年菜佛跳牆或夜市煎蛋串等有大小僅占雞蛋5分之1的小型蛋品,有些人說這是鴿子蛋,但其實是鵪鶉蛋。鵪鶉蛋殼表面呈黑白點交錯狀,煮熟剝開形狀呈不倒翁,一頭略圓一頭略凸,不似鴿子蛋形狀呈橢圓形,兩頭均勻對稱,兩者很好分辨。

由於鵪鶉世代間距短與繁殖快,且每天可產1顆蛋,全年可產300顆左右,不似鴿子間隔1.5月才產1-2顆蛋,能應付市場龐大消費需求,故在臺灣已打出一片市場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(以下簡稱農委會) 為確保鵪鶉蛋安全性,自109年建置國產鵪鶉蛋溯源制度,並將鵪鶉蛋導入學校午餐國產可溯源食材。

後續為使鵪鶉產業朝法制化發展,農委會於110年12月14日公告,自111年1月1日起,將鵪鶉納入《畜牧法》指定家禽,111年正式成為鵪鶉納入家禽元年,並在可預見的將來,鵪鶉產業除須列入畜牧場納管外,可接受政府有關設置加工廠、環保設施、綠能設施及拓展國際行銷之輔導及廢死禽清運之輔導與媒合,對於禽流感與天然災害亦可獲得一定程度之救助補償,在食品安全部分,須強制聘任特約獸醫師駐場進行疾病與用藥管理,並可申請取得產銷履歷與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(CAS)認證。

鵪鶉蛋目前的消費型態為白煮鵪鶉蛋、茶葉鵪鶉蛋、鐵蛋或是夜市小吃煎鳥蛋等加工食品,相關業者亦積極參考雞蛋模式增加多樣甜點加工商品,另在導入三章一Q後即可以生鮮鵪鶉蛋型態,在通路銷售,成為讓消費者安心的另一項選擇。

發布者 管理者 2023/04/05